
【联合声音】评级机构构建科创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多维模型助力融资破局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4-10 09:30
【联合声音】评级机构构建科创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多维模型助力融资破局
【概要描述】2022年-2024年,在政策推动下,我国科创类债券(包含科技创新公司债、科创票据、科创类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持续增长,其中2024年发行规模1.22万亿元,同比增长56.47%。截至2024年末,科创类债券存量规模16416亿元,占我国信用债存量的3.32%,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发布时间:2025-04-10 09:30
原载于2025年4月7日《上海证券报》债券版,以下内容有所删改。
记者 张欣然
2022年-2024年,在政策推动下,我国科创类债券(包含科技创新公司债、科创票据、科创类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持续增长,其中2024年发行规模1.22万亿元,同比增长56.47%。截至2024年末,科创类债券存量规模16416亿元,占我国信用债存量的3.32%,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在即,评级机构正加紧调整评估体系,以适应科创企业轻资产、高波动、不确定性强的特点。
多家评级机构近期相继发布针对科创企业的专属评级方法与模型,重点引入技术能力、成长性、政策适配性等新要素,强化对科技创新价值和信用风险的识别能力。
更全面评估企业信用基本面
传统产业债券发行主体以央地国企、城投、传统制造业为主,科技创新债券的三类发行主体与其在信用风险特征方面存在差异。对于成熟企业,可以采用传统的评级方法和模型,但目前科创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较大比例,存在企业规模小、信用级别低、经营风险高等特征。与传统企业相比,科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更多的外部阻力和挑战。同时,科创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又由于自身轻资产、行业跨度大、资本需求量大、对政策依赖程度高等问题,科创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
联合资信总裁万华伟认为:首先,要分析企业的经营环境,科创方面的细分行业众多,不同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体现出的行业风险不同。其次,科创企业的经营风险复杂多变,需关注企业经营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例如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成长性、市场地位、发展前景以及是否具备成熟的商业模式等。再其次,要关注财务波动风险,在高研发投入与流动性压力下,需穿透分析盈利可持续性、资本结构稳健性及现金流安全垫。最后,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亦将纳入评级考量,以更全面评估企业信用基本面。
推出科创企业评级模型
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进一步拓宽科创债的发行主体,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均可发行科创债,科创债的发行规模将加速增长,从而为评级机构带来更多的评级业务,同时也会推动评级机构对自身产品和服务模式进行升级。
受轻资产、高波动、不确定性强的特点影响,科创企业在依赖财务数据与偿债能力评估的现有评级体系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此,从当前债券市场现状来看,科创企业自身参与债券市场的程度相较一般工商企业处于较低水平。
万华伟表示,为更充分地揭示科创企业的信用风险特征,联合资信推出了《科创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及模型》,该评级方法和模型引入能够体现科创企业特征及风险的评级要素及指标。例如,增加了科技创新实力要素,考察企业的技术水平(是否存在护城河)、研发投入、研发成果转化、研发团队等方面情况;成长性要素,考察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发展前景越好的企业投资回报更高,更容易吸引资本投入。
“不同于在传统行业企业的评级方法中,财务指标更多是关于资产、收入、利润、债务、偿债等方面,在联合资信的科创评级方法中,增加了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与成长性、资本结构的稳定性以及资金保障能力的评估。”万华伟说。
发挥信评力量支持科创企业融资
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市场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促进科创企业债券融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随着债券市场“科技板”的进一步发展,更多成长期科技型企业,以及民营私募股权和创投机构将登陆债券市场,有可能带动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评级机构亦需为此做好产品和服务升级准备,包括开发针对高收益债券市场的评级技术体系,进一步扩展评级序列,提升信用评级区分度等。
为更好支持科创企业发债融资,信用评级机构除了持续改进科创企业评级模型,细化相关行业评级指标体系外,还需要提高对科创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动态监测能力,及时准确地评估科创企业的信用风险变化,提高风险预警水平,助力科创债券的合理定价和信用风险的有效揭示。此外,由于科技创新日新月异,评级机构需要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及时跟踪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及转化情况、专利获取及影响力、科技产品及服务订单等,以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信用风险预警能力。
万华伟表示:一方面,评级机构应加强对科创企业的评级服务,通过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为优质专业的信用评级报告,满足市场各方参与者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信息需求,缓解科创债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另一方面,评级机构应加强对科创企业信用特征的研究,精准把握科创企业的风险特征,构建更加贴合科创企业信用特征的评级模型,科学评价科创企业信用风险,引导资金向科技创新领域流动。
“具体来看,可以从市场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发展韧性等多个维度构建科创企业信用评估模型,客观揭示科创企业的信用风险。此外,评级机构应加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应用,深化信用风险预警与评级体系研发,提升风险揭示和评级预警能力,及时向市场传递科创企业及科创债券的信用风险变化情况,帮助投资者做好信用风险防范,推动科创债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万华伟说。
业务联系电话:010-85679696
投资人服务联系人:陈家林,联系电话:010-85679696-8624
媒体关系联系人:杜涵,联系电话:010-85679696-8671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